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第 20 章(第3/4页)
    上位理所当然。

    再一年,果然大旱,四处民不聊生,唯有齐王封内宛若太平盛世,虽不至于到人人都吃饱穿暖,可对比起那些扒草皮吃树根的可好上太多了,一时间灾民纷纷向齐王境内涌来,而齐王则递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奏折,请求朝廷给出米粮银钱支援。

    朝廷给不给是一回事,齐王奏不奏那是另外一回事。

    若是朝廷拖着不给,那更好。

    再一年,又是大旱,朝廷无以为继,只得任由灾民易子而食,而齐王又是广开城门,引灾民入内饱饭。

    可连续两年的灾年,齐王不过是一届王爷,他也逐渐无能为力了起来。

    谁见过堂堂天潢贵胄,封土之王候亲自与百姓穿着一样的麻布粗衣,与百姓一道喝着稀粥,又一边将王府中的珍宝一一变卖换成粮食填饱百姓的肚子的?

    齐王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给出的粥饭一日比一日稀少,再加上四处疯传的朝廷扣着米粮不给的事情,有些老者不愿再领粥饭,闭目等死,有些妇孺偷偷地将小儿抛弃于城外。

    “王爷!吃饭吧!俺不吃了!俺贱命一条!您吃饭吧!”

    “是啊,王爷您吃吧!您不该陪我们饿死!”

    “王爷!朝廷的救济粮为什么还不来!”

    突地有人振臂高呼:“朝廷不给,我们就自己去讨!”

    “对!不能让王爷陪我们一起饿死!我们去燕京!”

    “苍天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啊!为什么朝廷要这么对我们!要这么对王爷!”

    秋意泊倚在墙上,听着墙外的这些话,心道接下来就该齐王呵斥百姓要忠君爱国,然后百姓再三请求,齐王再推,紧接着再有人道君王并非无德,乃是身旁有奸臣作祟,蒙蔽圣听,齐王便为国为民,前去清君侧。

    至于朝廷信不信没关系,百姓信了就可以了,民心可用。

    有了民心,百姓会自发加入军队,学子会群情激昂提笔厮杀,乡绅富商会提供米粮钱财……宫女也能勒死皇帝。

    这个手段就宛若刻在秋意泊的脑子里,似乎有人依靠这样的举动成果过,而且有很多,但具体是谁,他想不起来了。

    第四年,燕京城破,齐王自中门入宫,叩见帝后于太和宫。

    秋意泊不在其中,他为谋士,坐镇后方。

    紧接着便是皇帝下三道罪己诏,最后自裁于太和宫,又因诸位年长皇子亲王或薨或殇,只留下刚满十岁的秦王殿下,便由秦王登基,齐王摄政,皇后称皇太后。

    再过一年,众臣奏请圣上退位,齐王登基,羽翼未丰的小皇帝为保性命,不得不屈辱的当众走下宝座,恭请王伯上位,自己则是与太后一并迁居先帝潜邸。

    一转眼,秋意泊便已经入阁拜相,权倾朝野了。

    【原来,你最爱的是权势。】

    时隔十年整,那个声音又出现了。

    秋意泊坐于池边,膝上抱琴,手中握着竹签,将鱼食一点一点的撒入池中,引得无数锦鲤跃作一团,锦绣灿烂:“也还行吧……只不过是时势造我,顺水推舟。”

    【可笑,你敢说你为齐王尽心谋划,当真就没有一点为自己、为张三娘的原因吗?】

    秋意泊仍是不紧不慢地喂着鱼:“我不敢。”

    他其实也有仔细想过,这其中有张三娘的原因吗?

    当然有。

    他对先帝说完全不怨恨那一定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