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2.第 222 章 番外二(第4/4页)
        赵柯、傅杭、庄兰三个要远行的人,坐在一起,一人一盘饺子,吃得认真。

    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是北方人特有的仪式感之一。

    仪式感之二,喜事儿就要热闹,烟花鞭炮敲锣打鼓扭秧歌

    之前那一批知青和社员离开时,赵新山专门组织了锣鼓,为他们送行。

    这一次,社员们聚在村口老槐树下,锣鼓队再次出场,几个人敲锣打鼓,其余社员们站成方队,舞起秧歌。

    赵柯十分捧场,看得时候一直在鼓掌。

    秧歌队带队的是李荷花,她和几个年轻的妇女扭着秧歌,跑过来拉三个人,“来来来,一起”

    热闹和喜庆是一种气氛,完全不需要技巧。

    赵柯没有架子,接过红手绢和扇子,就在中间扭起来。

    庄兰受她和气氛感染,也舞动起来,动作从一开始的扭捏到后来完全融入。

    傅杭也没扫兴,跟着动了几下,便举起相机对准赵柯明媚的笑脸。

    闹腾了十来分钟,赵新山出来打断“差不多得了,别耽误他们的车。”

    锣鼓声停下,秧歌也停下,分别的情绪涌上来。

    大伙儿纷纷跟三人道别。

    赵四爷拄着拐杖站在赵柯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赵柯啊,你要是有更好的前途,想走就走,别让双山公社成为你的负担,大伙儿都不会埋怨你的。”

    庄兰将来可能会跟赵枫团聚,傅杭留在乡下地方发挥才能的空间有限,只有赵柯明确说会回来继续基层工作。

    赵芸芸向着赵柯,立马道“就是,搁我们有好前途,指定奔着去。”

    社员们也都附和

    “是啊,你要有更好的奔头,大伙儿都为你高兴。”

    “对,就算毕业想法变了,也不用非得回来。”

    “谁要是说你啥,咱们赵村儿大队第一个不同意。”

    赵柯心里慰藉,笑道“咱们公社就在我的前途里,这是我深思熟虑的决定。”

    大伙儿对视,无言以对。

    赵柯要高考,他们心里患得患失。

    赵柯留下了,给双山公社的农民社员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大伙儿心里踏实的同时,其实不理解她能留在城里前途大好,为什么还要回到他们这小地方,就像他们说的,要是他们有好前程肯定毫不犹豫。

    但正是因为这样,赵柯的选择,他们才更敬佩。

    “那那你放心去上学,大家肯定都配合公社工作。”

    赵柯点头。

    傅杭举起相机,岔开话题道“不如大家拍一张集体合照留念吧。”

    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热烈响应。

    赵新山组织人“娃娃们别闹了按大小个儿一排排站好,留出第三排的空儿”

    “前面一排蹲一蹲。”

    “第二排,弯弯腰,别挡后面儿”

    “老板儿,你那个头,往后站啥,就剩个脑瓜顶了往前”

    老板儿嘿嘿笑着摸摸脑袋,走到前一排。

    赵芸芸兴高采烈地举手,“我要站赵柯身边儿”

    “轮不到你,你往前站。”

    赵芸芸不服,“我咋不行,我是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了,怎么不能在第三排有一席之地。”

    赵新山招呼村里的老人们站到第三排,中间留出赵柯他们三个的空,看边上还有地方,叫她过去。

    赵芸芸“”

    这一席之地,也太远了。

    可那么多老辈儿,她还真极不过去。

    赵芸芸退而求其次,还是选择了赵柯前面,好歹挨着呢。

    傅杭的照相机有定时拍照的功能,在拖拉机挡泥板上调整好角度,等到赵新山他们都站好,定好时,便小跑过去,迅速在赵柯身边站定。

    “咔嚓。”

    照片定格,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你们仨再拍一张吧。”

    赵新山说的是赵柯、傅杭和庄兰仨人。

    傅杭和庄兰几乎没有停顿,就站在了赵柯两边。

    赵芸芸兴冲冲地拿起照相机,像模像样地掌镜,“站近一点儿,诶对。”

    “咔嚓。”

    “再来一张。”

    赵芸芸悄悄对庄兰使了个眼色,再次举起照相机,“来,别动,摆好表情,五、四”

    庄兰余光撇着身边的两人,脚尖朝外,等赵芸芸喊到“二”的时候,飞快地跑开。

    “咔嚓。”

    一场雪,树挂凇。

    傅杭和赵柯在赵村儿大队的最后一张合影,身后的背景是赵村儿大队挂着雪的老槐树和来去那条必经之路。

    之后,三人坐上了拖拉机,在锣鼓喧天中远行。

    以前的双山公社迎四面八方青葱来客,现在的双山公社,送亭亭松柏往天南海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