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完家底, 林卉再没工夫喊无聊了。
肥皂是村里人的收入来源,没必要跟村民争利, 这个就算了。
现在在铺的路子,一个是红薯粉,厂子正在建, 还没开始投产;另一个是方便面, 包装还没敲定,成本还没计算,什么都还没开始
这么一算,这个月、甚至春节后都不一定能等到银钱回流。
家里有米有面,吃到开春没问题,可人总不能越活越回去吧他们家虽然不是顿顿大鱼大肉,隔三差五加个鸡蛋, 十天半月吃顿肉,还是可以的。
但是她现在手里
家里这么多人, 吃喝拉撒哪个不用钱光靠手里这点银子, 可别到了年夜里,连顿像样的饭菜都捣鼓不出来
林卉越想越担心、越想越有危机感
不行,这样绝对不行。
不就是挣钱嘛法子都是现成的那就,加快进度
张阳那边厂子没盖好不就捣鼓食材吗什么地方不能做呢林家宅子还空置着呢,地方小大不了就做得慢一点,总比现在什么也不做好。
方便面更好,家里小厨房就能做,甚至能比红薯粉更快, 做出来可以先去城里探探风,看看好不好卖。
人手问题更简单,外头流民这么多,有粮还怕没人干活吗
当务之急,她是要快点把产品卖出去,快点挣钱
梨村村民犹自沉浸在他们村出了位大将军的兴奋之中,林卉跟张阳已经开始行动了。
俩人先敲定了一些细节,然后分头行动。
林卉先带着曾嫂到林家,把一些得用的东西收拾起来,房门、杂物门锁了,把院子、堂屋、厨房腾空出来,打算直接把这里当临时厂房。
张阳则把峸阜那群流民一分为二。男人继续盖房子,妇人们则转到林家这边,开始制作红薯粉。
到了红薯粉这一步,林卉便得过来指点了毕竟这些人都不会做红薯粉。
加上这里全是妇道人家,张阳不好一直过来,林卉反正闲着,干脆便把这些事儿管了起来。
而工钱,也比原先协议的数量要高一倍盖房子是力气活,女人干活不如男人,张阳才把价格砍半。可到了做红薯粉这一块,女人男人却没啥差别,工钱自然不一样。
听说工钱涨了,虽然依然以米粮、布匹抵工钱,可这些都是得用的啊妇人们自然一万个乐意
然后是干活的时间。
既然是要建厂,那就得有厂子的章程。每天的班次分上下午,上午是辰时正到午时正,下午是未时正到酉时三刻。
林卉裁了纸张订成一本a4大小的本子,将她们几人的名字都写上去。不管上下班,这批干活的人都得按手指印签到。
她是习惯了这些保障双方权益的方式,省得哪天出意外有人找麻烦。张阳看了也觉得法子不错,遂让她帮着再捣鼓一本出来,拿到厂子那边用起来。
两边同时动工,厂子进度却没慢多少。
许是感谢张阳给他们一群人活命的机会,男人女人们干活都很卖力。但盖房子,刚开始那都是力气活,除了男人,其他人也确实帮不上多少忙。
房子基地刚整好,妇人们刚能帮上忙呢,就被带走了,那些老人们便坐不住了。
留下几名老人在家里看顾年纪小的娃儿,其余老人家得空就往厂子这边来,帮着递块砖也好。还有那半大小孩,一个人搬不动装砂石的框子,便俩人一起,抬个半框也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