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顾不上,在军营里里的时候,也是简单加几块肉。
过年,对他们来说,几乎只存在他们想象中。
他们抵达梨村的时候,隔天便是腊八,第一次吃到如此足料的腊八粥,大米、小米、红豆、黄豆、绿豆、玉米、薏米、红枣、花生
他们原本以为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林卉特地弄出来权当欢迎他们的,没想到过了十来天,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些以往只存在年长者口中的年俗便一样一样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每天醒来一睁眼,就开始期待今天要忙活的东西。即便是洒扫,即便是磨豆腐即便忙得大冬天出一身汗,这样的日子依然充满期待。
林卉自然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她只是把她心里二十几年的向往拿出来,付诸行动。
上辈子的寂寞寥落,仿佛已经离她很远。
如今的她有弟弟,有丈夫,有舅舅,有一大堆亲朋好友和家人,以后还会有自己的孩子她再也不用过年的时候羡慕别人家的热闹。
虽然熊浩初今年不能跟他们一块儿过年,可他们还有许多的年,还会很多的时间,她不急。
唔,就是有点想念那家伙了。
进入年二十六,张阳那个小工厂便给峸阜的工人放假了,最后一天,还以工厂的名义,给他们发了点年终奖咳,这是林卉的说法。一人一斤肉,一斤蛋,五斤白菜或萝卜。
再加上他们拿攒下的粮食换的盐和酱这个年,也算是过了下来。
梨村诸人今年都挣了不少,尤其是知道将来还会继续挣钱,今年自然舍得花钱,这个年便过得比往年都要舒坦。
梨村的热闹,十里八乡都眼红的很。
外头流民四窜,还没进入冬月,米粮价格就涨得离谱。秋粮没卖的,钱就紧巴巴了,年自然就过得一般。好些把秋粮卖掉,看到外头那些流民,心里都慌得不行,那点银子都恨不得立马去把粮食换回来,哪里还敢乱花。
而梨村呢刚入年关,便成群结队去城里采买。等到年二十六,竟然还找屠夫过去帮忙杀年猪,还从早杀到晚就算是二十户人家合杀一头猪,一户也能分到十几斤啊,那还不得天天吃肉
除此之外,梨村人还在村口架锅煮粥,大年三十那天好歹让附近的流民吃了顿饱
不管如何,梨村的人富起来是不争的事实。
因着流民,大伙今年都没敢去别的村走亲戚,这年其实过得还是有几分冷清。
原本以为这种状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谁知元宵还没过,这些流民便愈发难过了。
紧挨峸阜的潞阳虽算不上富庶,胜在没有灾荒,气温也只比峸阜冷一点,无处可去的流民自然拼命往这边涌。光梨村看到过的,没有上千也有几百,整个潞阳会有多少,更是无法计算。
因县城里一开始便不接收流民,派了县衙将流民驱散,流民无法,只得散入各乡村乞讨。
刚开始还有不少乡村收留了些灾民,或是捐些米粮给他们过冬,或是施粥,但这些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没多长时间便乱象频生,打劫、杀人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下,各村自然不乐意了,又正逢过年,大伙便纷纷挥舞棍棒将人驱离。流民无法,只得又回到县城周边。
许是衙门过年放假,倒让许多流民混进城里,东家讨点西家混一点,再打一点零工,也算是过了这个年了。
不,元宵还没过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