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红楼不梦潇湘馆(十一)【倒v】(第2/2页)
    爷商量着,不拘家世,就想给他秉性温柔稳重,识大体,能规劝他上进读书的。”略微停顿一下,又道,“宝玉身子骨弱,也想找个身子康健的,带带福气。”
    不等张真人说话,贾母便道“还是他老子娘上心,比我这个老糊涂想得周到些。姑娘家都养在深宅大院里,寻常不得见,就是咱们偶然见上一两面儿也不过是知道姑娘家的高矮胖瘦如何,至于姑娘家的品性都得看她的父母兄弟来略知一二,假如这姑娘的兄弟或者已嫁人的姐妹名声不大好,这个姑娘怕也是一般,如此挑选,没有年怕是不成,好在宝玉年纪小,来得及慢慢挑,不着急。”
    王夫人面上不显,手里的帕子快被揉烂了,宝玉不急,宝钗急啊,姑娘家一年大似一年,如今已经及笄,哪里等得何况还有个黛玉在一旁虎视眈眈,难道她非得让自家的儿子配那个病秧子不成
    王夫人气呀,婚姻大事,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老太太不过是宝玉的祖母,宝玉的婚事凭什么听她的
    林丫头再好也是孤女,连府里的奴才都知道“失母长女不娶”,知道这种近支族人俱无的人家不是结亲的人选,老太太是要宝玉无后啊
    可老太太一句话,就把宝钗给否了,蟠儿以前是做过些混事,可事情已经摆平,案子也结了,如今蟠儿在京城可是老老实实的,再没闯过祸,这还不够
    不用看王夫人,贾母都知道她在想什么,近三十年的婆媳不是白当的,这个儿媳看上去呆板木楞,不会说话,实际上一肚子算盘,没有才智偏偏认为自己主意高明,真真是蠢货一个。她就不明白了,薛家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好好的官宦子弟非得去娶一个商户之女。
    当年王家把女儿嫁给薛家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薛姨妈是庶出,四王八公里结亲也不过是嫁个同样庶出的子弟,日后沦为旁支;其次,当年薛家是皇商,虽在商籍,到底不一样,当年的薛家家主又是那样的精明强干,薛家豪富,当年江南的甄家也是多有不及。他们这样的人家,将家中庶女嫁入大商家做主母,并不罕见,可因此也多被清流诟病。
    贾家在贾政这一代,就已经由武转文,老国公当年将贾敏嫁入林家,贾琏的母亲张氏都是书香门第出身,就是贾珠的媳妇儿李纨,也是祭酒之女,贾琏娶王熙凤那是没法子,老国公骤然离世,下面的儿子立不起来,不加紧与老亲的联姻,贾家连如今的场面也支撑不下来。
    王氏,当真是糊涂
    早知如此,当年说什么也不会为政儿聘王家女。
    贾母心中愤懑,偏偏一个字也跟这个蠢妇掰扯不清。
    贾家,到底败落了,宝玉又不是长子,又不能,又不能“上进”,不在妻子上好好谋划,他的子孙可怎么办
    真以为元春当上贵妃了,宝玉的前程就有着落了
    蠢不可耐
    元春的妃位怎么来的,别人不知道,自家人不知道小一辈儿的不懂,你当家太太不懂
    王夫人和贾母的一番交锋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张真人毕竟是外人,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略坐坐便起身告辞。
    众姐妹上学,偏不见宝钗,问了督学的李纨方知,薛姨妈病了,宝钗出园子侍疾,请了假的。
    探春提议“下学了,咱们也没什么事,离晚饭还早,不如上薛姨妈那里看看。”
    王夫人与贾母斗法失利,正不爽快,再加上赵姨娘歹毒心肠,害了宝玉受这一场罪,新仇旧恨加在一处,可不要磋磨在他们身上今日一早,王夫人就停了贾环的课,让弟弟为哥哥抄经书祈福,为表虔诚,茹素半年,日日跟着王夫人一起用饭。
    要知道,贾环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赵姨娘的娘家兄弟的差事全被黜了,凡是跟赵家沾亲带故的,这次全遭了秧,气的赵姨娘掐青了小丫头的手臂,偏偏一句不敢骂,就怕太太再给什么厉害的。探春这边没什么事,可探春就是心惊胆战到夜半难寐,思来想去,又给宝玉做了几双袜子。
    梦夏不想去,她隐约猜到一些,只觉得薛姨妈并非真病,不过是为了拿捏王夫人,想来如今薛家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就是她,如今大张旗鼓地上门探望,难保人家不认为自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昨夜睡得不安稳,现下只觉得孱弱无力,倒是不好拖着病体上门叨扰,姐妹们若去,替我告声罪。”
    迎春虽然木讷,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对客居的薛家并不十分欢喜,家里的下人日日替薛家姑娘扬名,踩得却是自己姐妹,平日的吃穿用度也是比自己这个正经的小姐好十倍。她是“糊涂”,可她不傻
    她虽然不是心胸狭小之辈,到底意难平
    虽然心有千般想法,嘴上却懦弱惯了,不愿多说什么,更不会拒绝什么。
    惜春就干脆地多“我还有两卷经书没看完,先不去了。”
    探春脸上讪讪,携着迎春探望宝钗,惜春性子清冷,孤僻内向,只与妙玉交好,与众姐妹关系淡淡。
    惜春年纪小,虽然是贾府正经的嫡出小姐,却是宁国府的,自小住在荣国府,甚少见到宁国府派人关心一二,稍微大些知事了,听到的全是宁国府如何不堪的消息,心中对长兄的孺慕之情未曾长成便夭折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