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宫廷(十四)(第2/2页)
    豫着是否要趁这个机会再给太子上几句眼药,被长平帝一瞪,连忙退了出去。

    独自走在宫道上,他竭力压抑自己面上的喜色“这下,父皇还有什么理由不废太子等废掉了太子,诸皇子中,还有谁可以与我一争帝位”

    而长平帝还真的不太想废掉太子。

    他一共七个儿子,在历代皇帝中不算多也不算少,唯有太子是最得他心意的。

    太子,皇后嫡出,母族不显,无论天资心性都是绝佳,之前长平帝怕自己如先帝一样英年早逝,是把太子往随时都可以继位担当大任的方向上培养的。

    而其他皇子里,实在没有叫他特别满意的人选。长子早夭不提,三子、四子被他们母妃养的眼界狭窄、一身小家子气,五子志大才疏,六子恐有外戚之祸,七子怯懦胆小不堪大任,怎么看怎么叫皇帝头疼。

    但事实摆在眼前,却让长平帝不由心寒。

    这份证据的水分有多少且不说,但有一点长平帝信了太子真的在三年前的叛乱里动了手脚。那场叛乱来的仓促又声势浩大,的确颇有疑点。而且,纵观全局,太子的确是这里面唯一的赢家。

    长平帝自己的威望有损就不说了,日后史书工笔,提及这场发生在他治下的叛乱,又会如何评价

    百姓朝臣们只会记得,是太子英明果决的处理了逆贼,将夏族赶出中原,令他们俯首称臣。

    更何况

    长平帝想起自己这段时间里的动作。他本意是想压制太子的气焰,却不想,如今的朝堂上,竟然处处都有与太子的人

    哪怕他不动声色地或贬责、或降罪了一些官员,太子也顺服地没有反抗,长平帝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太子,俨然已经有了无冕之王的趋势。

    长平帝却并不是能容得下的君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哪怕是自己定下的继承人也不行。

    老子还没死呢你想干什么

    捏着一封信,看着上面“与君共治江山”的话语,哪怕知道这很可能是安雍余孽伪造来膈应他的,长平帝心里猜忌的种子还是发了芽,生出深深的隔阂与忌惮来。

    “如此,知道了这件事,哪怕再大度的君王,也坐不住了。”

    偏僻的亭子里,周围一览无余无法藏人。

    一位青衣公子端着茶,轻声道。

    在他对面,是赵容冷漠的脸庞。这位容貌殊丽的少年将军似乎有些消瘦,人也变得更阴沉了些。

    只见他沉默半晌,才似嘲弄似赞叹地出声道“殿下真是好手段,连这么隐秘的事情也能挖出来。”

    顿了顿,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勾了勾唇角“不过殿下和太子朝夕相伴,窥见了一二密事也并不稀奇。你说呢,方公子”

    方公子方琦为他古怪的语气皱眉,忍不住纠正道“殿下并非是从太子那里入手查得此事的。那日在酒楼里,殿下翻阅邸报,发觉有些不对,一连派了二十人秘密查探,抽丝剥茧,才将这份真相挖了出来。那时,我记得,殿下也很震惊。”

    方琦对戚笙难得的失神有很深的印象。

    和外人眼中的纨绔皇子形象不同,作为少时就跟随在戚笙身边的下属,他深深地知道自己服从的人是多么心思莫测,喜怒无常。

    方琦就从来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而更可怕的是,那个人表现出来的似乎都是他自己。

    张扬随性是他,傲慢冷酷也是他,他可以亲亲密密地和你说笑,也会在下一瞬就让你跌进万丈深渊里,永远无法翻身。

    不过对方琦来说,这都无所谓。在那一年,当少年皇子漫不经心地出手,把试图害他的继兄整去了边关服役时;当少年皇子在那间狭窄的屋子里俯瞰狼狈的他,嫌弃又轻慢地叫他“自己起来”的时候

    方琦发誓,这一生甘为驱使,纵死无悔。

    这些当然没有必要告诉赵容。

    赵容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只是问道“这样,皇帝就会废掉太子了吗”

    方琦看他一眼,慢慢摇头,“当然不。”

    “废立太子,历朝历代都是天大的事情,轻易就会影响国祚。陛下,只怕还在犹豫之中”

    “但是,”方琦抿了一口茶,“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推了一把,那就不同了”

    赵容忍不住接道“谁”

    方琦“你,我,无数隐藏在暗处太子的敌人,甚至是太子自己。”

    “太子自己”赵容皱眉。

    “是啊,”方琦垂下眼睛,“殿下曾经说过,他这位兄长,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骄傲了。”

    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最惹人喜欢的地方,也是这份骄傲。

    以至于,傲慢到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的戚笙,却心甘情愿地唤着“兄长”,一唤了就是许多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