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3.第 223 章 番外三(第2/6页)
    缘巧合之下,突然有了新的追求方向,开始准备转专业,和赵柯见面的频率骤降。

    庄兰等人也都在大学中融入得很好。

    一般人面对赵柯这种情况,很容易有落差感,进而心态失衡。

    赵柯能接受落差,也能接受平庸,但确实在入学初期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

    好在赵柯不是钻牛角尖儿的人,她善于思考,善于调整自己,善于权衡轻重,很快就找到了适合她的节奏。

    赵柯毕业后的方向已经固定,所以她在大学学习的目标不是学术,只要她心态放平,那么对学业的标准也可以稍稍放低一点,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拓眼界,去增加知识储备,去和更多的人交流,增长见识,积极实践,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为她当下公社的工作帮助,为未来的工作作出准备。

    赵柯给自己做了详细的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随时随势调整。

    她一放长假,学校的事儿结束,立马返回公社。由于频繁的工作电话交流,赵柯对公社工作的参与度极其高,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到公社的工作中,衔接毫无滞涩。

    而赵柯暑假期间,赵芸芸和陈三儿完婚,两个人和和美美地过起小日子。

    赵柯寒假期间,双山公社开大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年终总结。

    这一年,双山公社为了弥补劳动力缺失,又增添了二十辆农机。

    这一年,双山公社养猪场的规模扩大,饲料厂合理配置,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一年,是赵柯当上双山公社书记的第二年,双山公社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初步道路。

    这一年,赵柯承诺赵村儿大队的砖房,开始建造,到年底卫生所、供销社和大队部办公室建成,赵村儿大队成为附近几个大队的中心。

    同时,以双山公社为中心网点,以拥有养猪场的大队为二级网点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更多的资源优先供给二级网点大队,由他们带动其他大队的发展。

    赵柯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三年,很多学生随着学业的深入,对未来更加清晰,相应的,也有很多人陷入到更深的迷茫之中。

    去年,大家彼此陌生,不管是师生还是同学,学校和学院有一些活动,大家会下意识找相对熟悉并且他们认为相对有能力的赵柯。

    赵柯有些活动推不掉也不好推,她甚至还当上了班长,当然有一些好处,但事情太多,确实也给学业上增加了一些负担。

    今年有别于大学第一年,大家经过磨合,彼此之间已经很熟悉了。

    确切地说,是赵柯对学校和同学们都熟悉了。

    这所学校并没有其他双山公社来的学生,所以老师和学生们无从了解赵柯的作风。

    赵柯学业上不是拔尖的,但她可是从基层锤炼出来的,是搞事情一等一的好手,一个公社的事务都能管,一个班级,难道还调理不明白吗如果不行,赵柯自个儿都得反省。

    赵柯有的是耐心,花了一年的时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亲切有能力的形象,第二年开始,她平衡、处理公社的工作和学校的学业、班级学院的事务就变得游刃有余。

    而且赵柯热衷于社交,人脉广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

    她能给同级学生建立起联系,还能通过相熟的人跨院跨学校,甚至辐射到社会上。

    这代表着谁有事儿,找她都能一些帮助,联系就会越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