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坚定回双山公社的决定,并且在当年年底,就收拾行囊,一一跟老师同学朋友们告别,准备回双山公社“实习”。
人们都想进城,都想过更好的生活,都想改变命运,很多知青甚至不惜抛家弃子也要离开乡下,这两年还涌起了出国热潮,流行起涉外婚姻,可她竟然真的要返乡
每个人都忍不住问她“真的想好了吗”
想好离开大城市光鲜亮丽的生活,离开优渥的环境,放弃体面的工作,放弃经营许久的这一切吗
赵柯也带着最热忱的笑容,认真回答每一个人“早就想好啦,从来就没有变过。”
多年后,跟赵柯同过窗或者有过接触的同学们回忆起她,各有各的印象,有的说她生机勃勃,有的说她精力充沛,有的说她不忘初心,有的说不懂她
而共同的一点是,在他们未来很多年的人生中,赵柯都是很特别的一份存在,哪怕是曾经看不惯她的人,也佩服她能挥一挥衣袖,就退出唾手可得的名利场,踏踏实实地回基层去务实务农。
他们哪怕自己做不到她这样说走就走,也隐隐期盼着,她能够一直一直地坚守着初心,那他们就有底气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在坚守。
很多人未曾察觉的潜意识里,受到赵柯的影响,坚守底线,踏实做事,成长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赵柯回公社,时隔两年,赶上了双山公社机器轰鸣、万人齐发的秋收。
她太想念这个场景了,梦里总会出现,而真正站在田埂上看到这一幕时,内心的震撼和感动无以复加。
这就是所有双山公社人忍受严寒也为之奋斗的地方。
这一年整个公社的成果,也是喜人的。
轴承厂不再是双山大队唯一的工厂,产业真正变得多元化。
社员们兜里更鼓,衣食住行就会提升,不止赵村儿大队轰轰烈烈地建砖房,其他大队乃至公社外都有了建砖房的需求。
赵村儿大队的砖供不应求,砖窑到底是小作坊,也需要转型扩大。
在公社主导下,赵村儿大队的砖窑扩建成砖厂,赵村儿大队的建筑队也正式转型,更加规范。
当初,刘兴学留下的设计图比较简单,也不够专业。
公社飞速发展后,赵柯又请他重新设计,保留本地原汁原味的特色的同时,公社和每一个大队尽力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刘兴学为此还带了两个同学,特地回来一趟,一起进行设计。
赵村儿大队是最先全部完成建设的,赵柯今年回来,就见到了新村子的完成体,那是一个质朴的、充满烟火气和本地特色的、梦幻的村庄。
不止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又爱又满足,这一切,他们从前梦里都不敢梦。
赵柯见到也爱的不行。
她还想更好。
赵柯很早之前就想要办的大集,外面商业已经开始复苏,今年的春节在一月二十五号,于是,从十二月份开始,公社先组织起人在内部赶大集。
村民们自制的酒、豆油、豆腐、笤帚、布鞋、衣服等等出现在集市上。
大集在各个大队轮转期间,赵柯跑了好几趟县里,打通了县里的渠道,又把大集带到了县里和其他公社去。
而从这一年开始,双山牌的酒、豆油、大米等产品慢慢成为了本地人不可或缺的家乡的一部分。
年关将至,游
(本章未完,请翻页)